藍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翻印必究。 有任何產品需要或疑問,請聯絡 施先生0920-527-656,      EMAIL:edward.shih@bluesign.com.tw   或加入Line  討論
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商業周刊:GOOGLE的最大威脅是手機

導語:《商業周刊》今天發表分析文章稱,作為全球第一大互聯網搜索巨頭,GOOGLE最大的威脅並不是微軟或雅虎,而是大多數人口袋里都有的手機。

  盡管微軟收購雅虎交易引發了高度的關注,但這並不是GOOGLE最大的威脅。對于GOOGLE來說,真正的威脅是大多數人都有的手機。手機將給GOOGLE和其它互聯網公司帶來更大壓力,迫使它們改變現在處理網絡營銷的方式。因為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通過屏幕很小的手機訪問互聯網,谷歌及其廣告客戶投放廣告的空間也少了很多。GOOGLE主要通過出售廣告位獲得營收和利潤,而手機使GOOGLE的可售廣告位大幅減少。

  iPhone是引爆點

  目前,GOOGLE可以在一個標准計算機屏幕上投放約10個廣告,即GOOGLE搜索結果頁面中頂部和右側的贊助商鏈接。但是,如果用戶通過手機使用GOOGLE搜索引擎,只會看到一個或兩個付費廣告。對于任何一家公司來說,如果自己銷售的產品突然消失,那都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隨著手機逐步成為互聯網的一個主要入口,以谷歌為首的網絡廣告公司就將陷入這樣的困境,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消費者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放棄標准計算機屏幕。而且初步的研究結果顯示,手機廣告可能比標准網絡廣告更具效力,這意味著手機廣告服務提供商可以獲得更高的利潤率。但不論如何,這一轉型過程都在加速,谷歌必須提前做好准備。

  從某種意義上講,蘋果iPhone是這一趨勢的引爆點。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手機互聯網在美國的普及速度都遠遠落後于亞洲和歐洲。但在2007年夏天,隨著蘋果iPhone多媒體手機進入北美市場,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蘋果並不是第一家將手機同互聯網結合在一起的公司,但對于很多消費者來說,iPhone大大提升了手機互聯網體驗。

  根據Pew研究中心公布的調查數據,將近三分之二的美國人曾經有過通過手機訪問互聯網的經歷。在青少年之中,這一比例還要更高一些。在18歲到29歲的美國青少年中,約有60%每天都要收發短信,而在他們的父母中這一比例僅為14%。整體來看,近三分之一的青少年經常使用互聯網。他們代表著未來,因為人們很難改變媒體習慣。

藍芽 廣告 應用 手機 藍訊科技 藍牙 新聞 Nike 免費 平台 商圈 媒體 創意 整合行銷 折價券 台鐵 台中入口網 技術 電影 GOOGLE 逢甲 Jordan 時刻表 專利 婚禮 寵物 管理 歌手 運動 侵權 小叮噹 西門町 藍芽簡訊 誠品

  GOOGLE手機計劃

  為了應對這一趨勢,GOOGLE正在努力擴大自己的廣告空間,重新設計手機軟件就是該公司推出的一項重要計劃。去年11月,GOOGLE宣布創建“開放手機聯盟”,並聯手其它公司開發一款開放源代碼手機操作系統──Android。在當時,很多業內人士對于GOOGLE進入手機軟件領域感到難以理解。但現在一切都變得很清楚,手機互聯網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潮流,GOOGLE希望在僅有兩英寸的手機屏幕上擁有更大話語權。

  分析人士預計,用戶在使用Android的過程中可能需要瀏覽多層菜單或多個頁面,就像iPhone的用戶界面一樣,從而創造更多的廣告位。對于谷歌來說,在手機上創造出更多廣告位至關重要,因為該公司剛剛推出了一項手機圖片廣告服務。谷歌已經設計了專門的手機圖片,它們與計算機網頁上的圖片顯示廣告類似,但尺寸更小,適合在手機屏幕上顯示。

  還有一種可能是,消費者將不得不為以前免費的內容或服務支付費用。當前的互聯網上有著大量的免費內容,包括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領導的《連線》雜志。但是,即使是安德森也認為,在當前的免費內容模式下,消費者的成本實際上被轉嫁到第三方廣告客戶身上。這些廣告客戶為內容付費,希望自己能引起消費者的關注。如果Twitter、Facebook和Digg等社交媒體無法通過廣告客戶獲得預期的收益,就可能會向用戶收取費用。

  個性化廣告

  分析人士認為,免費內容體系更適合基于標准顯示器的網頁,因為可以在頁面上投放更多廣告。但在手機小屏幕上,Twitter等服務提供商只能向用戶收費,或者採用其它盈利模式,否則就會難以維持。但在另一方面,消費者不太可能願意為原本免費的內容付費。在這種情況下,唯一的解決方案就是讓廣告變得更小,也更加個性化。

  隨著手機互聯網的普及,廣告客戶對于個性化廣告將更加依賴。目前,已經有多個廣告網絡開始跟蹤器下網站的消費者行為,隨後面向用戶推出更具針對性的目標廣告。例如,WPP集團旗下的24/7 Real Media、Blue Lithium和Tremor Media等多個廣告網絡都採用了這一模式。一般來說,目標廣告的廣告回應率可以達到標准橫幅廣告的五到十倍。

  個性化廣告已經發揮出了效力,還有多家公司正努力讓它變得更好。微軟最近提交了一項專利申請,主要涉及利用線下數據,例如信用卡交易、物理位置和電視觀看系統為用戶提供定制廣告。例如,如果用戶白天觀看了高校橄欖球賽,到家後又開始看ESPN體育頻道。那麼,當他通過手機上網時,就會看到針對他定制的體育廣告。

  總而言之,人們用于訪問互聯網的屏幕將會越來越小,擁有足夠財力和技術的谷歌不可能輕易放棄這一增長潛力巨大的市場。(馬丁)

 廣告,可以說是商人的恩物,普通人的災難。廣告的發展已達到無孔不入的地步,並已成功「介入」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報紙、電視、電台、網路等,基本上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找到廣告的蹤影。不過,據《經濟學人》引述一項研究顯示,已屬現代人生活必需 品的手提電話,其廣告市場市佔率仍然出乎意料地非常細小。於去年全球4,500億美元的廣告總花費當中,手機廣告只佔8.71億美元,不足0.2%。然而, 這亦反映出該板塊的發展空間龐大,有分析指,到2011年,該市場的總廣告銷售將達114億美元,之後更可達到200億美元。有人斷言,不論是新冒起的網路廣告,還是電視、電台、刊物、戶外廣告這四大傳統廣告媒體,將來都必然被手機廣告取代。

 以往手機廣告只能以短訊的方式傳遞,所包含的只是文字訊息,廣告的包裝和內容存在一定的局限。不過,由於科技日益進步,3G(甚至3.5G)電話、藍芽搭載率愈來愈普及,電信、藍芽廣告業者(藍訊科技)現已可以把廣告以影片、網頁、音樂、遊戲等不同方式傳遞,其種類的多樣化更勝四大傳統廣告媒體,儼然以成為第五大廣告媒體。

手機滲透力 遠勝其他媒體

 除廣告內容外,手機廣告的滲透力在質、量兩方面都比傳統媒體及網路網站優勝。手機總是如影隨形地和主人走在一起,電視或電腦則總是安放家中,真正能把廣告訊息傳送給客戶的時間大大輸蝕。而且,如以數量計算,全球目前只有約1億部個人電腦,手機則有25億部,相差逾廿倍。當中,後者的數量更正以高速增長,尤其是在較貧窮的地域,逾廿倍差距只會被進一步拋離。

易找目標客 廣告效益大增

 不僅如此,手機廣告最大的優勢在於其質素--能幫助廣告商找到合適的目標客戶。廣告商相信,一般而言,傳統廣告媒體只有一半可以真正找到他們的目標客戶。網站廣告則較傳統的好,因為其收費制度是以「點擊次數」為標準逐次計算,即廣告業者只有在客戶點擊其刊載於網頁上的廣告時才需要繳費,不像電視報紙廣告般「漁翁撒網」,即使沒有把廣告訊息傳送到目標客戶也必須付款。手機廣告的優勝之處,在於更能找到合適的目標客戶,如果廣告業者能妥善利用電信的客戶資料,則可以為客戶度身訂造及傳遞符合他們口味的廣告,進一步減省廣告成本及增加廣告效益。

廣告不煩厭 商戶客戶雙贏

 此外,手機的附帶功能也愈來愈多。全球定位系統(GPS)可以招攬路上的客人光臨廣告商的餐廳或商店;藍芽(Bluetooth)技術除了讓手機可以接收藍牙耳機語音外,開啟還能接收當地發送的相關資訊;無線上網技術(WiFi)亦可為手機引入搜尋功能,在客戶搜尋的同時為他們提供相關的廣告訊息。廣告業者希望,這種以符合目標客戶需要掛帥的策略,可把「廣告是煩厭」的傳統不良印象扭轉為「廣告是實用」的美好訊息。手機廣告帶來的雙贏局面,相信是廣告商和客戶兩者都急切期待的。

總括而言,手機既不是報紙媒體,也不是電視媒體,更不是戶外、廣播、網路媒體,但這些特性它均有,卻又遠遠超出這些屬性,手機上網後就集電視、報紙、廣 播、網路這四類媒體的屬性和功能於一體,同時還具有其他媒體不具備的獨一無二特性,因此,手機可稱之為「第五媒體」。

當我們都生活在「手機圈」的時候,你的「未來商機」還能在哪裡?

第五媒體,已開始接管世界,從滿足生活各種需求衍生的服務商機,且未來將可更快更好地承載目前各種媒體的傳播方式和內容來看,手機作為一種新興媒體挑戰傳統勢力的前景,無疑令人沉醉而神往。

藍訊科技的藍芽多媒體廣告系統,其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表現形式能夠增加群眾的黏性,讓消費者打開藍芽、接收精彩內容的同時,將品牌精神同時深入在用戶心中,傳達品牌印象,增加受眾參與度,以維持廣告持續關注,藉此提升廣告價值。

 

手機廣告-到哪國都可通

到語言不通的國家,真的可以考慮用這方法太聰明啦!!

遠傳行動廣告營收 將二位數成長

行動手機廣告正「夯」,除過去傳統的簡訊廣告外,遠傳為搶商機,大推多媒體影音廣告,遠傳企業聯盟暨輔導服務管理部副總劉漢菁表示,去年遠傳行動廣告營收約5億到6億元,今年台灣行動廣告市場可望成長至20億元,遠傳可望占三成以上,行動廣告營收可望呈二位數成長。

2007年全球手機廣告成長五成以上,預估2011年全球行動廣告市場將達13億美元,成長達12倍之多。

全球電信、手機甚至網路業者近年都大搶行動廣告商機,Google、Yahoo!及微軟等大廠也積極投入手機媒體開發應用。

遠傳預估,去年台灣整體廣告市場規模約500億元,其中行動廣告約為18.9億元,今年廣告市場成長機會不大,但行動廣告市場規模可望達20億元,去年遠傳行動廣告營收約5到億元,預估今年可望有二位數成長,市占率可望達三成以上。

遠傳則表示,台灣手機普及率達100%,遠超過電腦及其他電子產品,隨電信技術發展,頻寬增加,加上多媒體手機持續成長,行動廣告除傳統簡訊文字呈現外,也可加入彩色動畫、影音甚至二維條碼,吸引中小企業主加入行動廣告行列。

劉漢菁表示,目前行動廣告透過資料庫,以區域、消費習慣等篩選,可精確將廣告送達用戶手機,根據調查,只要廣告內容有益,例如加入折價券、優惠訊息甚至是資訊傳達,用戶接收廣告意願仍高,目前遠傳超過600萬用戶中,有八到九成同意接收手機廣告。

目前遠傳已經有近千個企業客戶加入手機廣告行列,包含美國運通、麥當勞、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劉漢菁認為,目前行動廣告仍以文字居多,約占八成,加入影音的則占二成,預期未來影音廣告將快速成長,而未來更看好金融、保險、房仲、零售等企業加入行動廣告行列

【2008/02/23 經濟日報】

搶手機廣告 電信三雄拚了

工商時報 2008.02.23 
搶手機廣告 電信三雄拚了
林淑惠/台北報導

●遠傳電信成立專案小組,今年全力搶攻手機廣告商機。圖/林淑惠

      Google 、Yahoo!從網際網路、延伸至手機廣告市場後,刺激Vodafone、Verizon、Sprint全球前三大電信公司展開反撲行動,而台灣電信三雄 也決定不再坐視大餅旁落,積極佈局手機廣告商機。市調機構統計,台灣整體手機廣告市場今年上看新台幣廿億元,全球手機廣告則可望在二○一○年達到十三億美 元的新高規模。

     業者形容,手機將成為繼電腦、電視之後,影響人類生活最大的第三個視窗,並且有機會超越網路、成為年成長率最高的新廣告媒體,電信三雄也因此積極佈署。遠傳已成立專案小組、全力拱大手機廣告市占。

     遠傳電信企業策略暨發展事業部副總經理劉漢菁引述市調機構統計表示,去年台灣整體手機廣告的營收約十八億元,其中,遠傳電信約占三分之 一、達到五至六億元的規模,中華電信因為行動電話用戶數超過八百萬、比起遠傳及台灣大的六百多萬來得多、因此,手機廣告收入目前亦高居電信三雄之首。

     不過,若以成長率來看,遠傳電信去年手機廣告收入的年成長率高達五○%、則居三雄之冠。

     市調機構OVUM統計指出,二○○六年全球整體手機廣告營收約僅四千五百萬美元,去年卻快速竄升到一.五億美元,並預期全球手機廣告大餅會在二○一一年達到十三億美元規模。

     至於台灣市場,業者表預估今年台灣整體手機廣告市場將較去年成長一○%,劉漢菁強調,遠傳今年設定成長比重將超過市場平均值。

     劉漢菁進一步表示,目前最大的手機廣告客戶以銀行、保險、零售業為主,今年最具開發潛力的廠商則首推房地產、其次是汽車業 。

標籤: 廣告 手機 新聞

手機媒體新型廣告

市場呼喚建立新的服務規範,建構以資料庫為核心價值的策劃、支援、服務體系,為市場提供誠信、合格的產品與服務支援,另外建立行業合作行為規範,提供從業人員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約束,共同提高的發展平臺。加強本行業與媒體、行業內和行業間的交流及優勢互補

推動中立機構的發展完善
每一種新興媒體形式的出現,起初看起來都很美,但仔細考究起來,這個“美”字也很難找到公眾認可的標準和評價的方法,對於手機媒體來說,即是如此,不論考慮在服務、產品上面提升多少,總會因為缺少評估的標準和系統,所以根本無法瞭解究竟效果如何。

產業裏一直希望有中立機構的誕生,才能有評估機制,否則沒有監控機制支撐的無線廣告投放,過程無法透明、結果又不可控制,不過伴隨著互聯網領域艾瑞 諮詢和尼爾森NetRatings等一系列中立服務的初步成熟,也指出了2007年手機廣告線上監測的發展方向,能使無線廣告從策劃、執行到廣告後評估可 以全程監控、把握,其結果又可以作為下次廣告策劃的依據,並真正把品牌傳播的網路行銷策劃的藝術性和科學性結合起來

手機媒體新型廣告形式的出現
縱觀市場現況,各個公司的手機廣告產品,或是媒體用戶資源有限,或是強制的表現形式,似乎很難在媒體、受眾和廣告主之間形成良性關係。2007年手機廣告 市場期待新型的手機廣告表現形式,也是找回行銷者在手機媒體上,進行品牌傳播信心的重要一環,作為手機廣告中最常用的表現形式,為短訊的應用,其始終擁有 最龐大的用戶資源。

凱絡媒體週報-- 手機廣告 有望成主流

引用網址: 

http://www.cyberone.com.tw/ItemDetailPage/MainContent/05MediaContent.aspx?MMMediaType=CaratWeekly&offset=24&MMContentNoID=46070



行銷人士看好手機廣告的商機:根據研究公司Informa電信與媒體集團的調查,2006年所有廣告的總花費是4,500億美元,其中網路廣告佔240億美元,而手機廣告只有微不足道的8.7億美元。不過Informa預估,到2011年時,手機廣告的支出將可突破114億美元。

手機廣告被認為是最機動、能接觸更多消費者的廣告媒體:事實上,全球約有25億的手機使用人口,比起10億左右的電腦使用者,手機有更高的普及率和機動性,即使在貧窮國家也是如此。電信業者開始嘗試除了傳統的純文字式廣告外,發送帶有網頁、影片、音樂或是能下載遊戲的多媒體手機廣告。廣告業者看中的是手機廣告的「相關性」:如果能有效運用電信業者提供的客戶資料、研究使用者習慣,手機廣告會比傳統媒體、甚至網路更能接觸正確的消費族群。

標籤: 廣告 應用 手機

2007最熱門廣告媒體 就在消費者手機中

引用網址: http://www.asiaseo.com/epaper/epaper17.htm

attachments/200712/9892457462.jpg

行動電話起初只是扮演通訊的角色,然而現今卻將造成廣告媒體上的強大影響。eMarketer 資深分析師表示:近年來對於行銷者和媒體業者最大的挑戰,將是如何發展出行動消費者對於廣告接受的文化。對於行動電話這個全世界最具有優勢的互動媒體上,企業、代理商,和媒介必須要有更豐富、更深層、更完全的合作關係。

事實發現手機已經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技術,在手機技術的先進國家中,例如: 日本,已經在手機連結的內容中埋下追蹤碼,當消費者改變手機上的連結喜好時,將會提供線索給出版業者和廣告主。

根據調查顯示,歐洲的50大領導品牌,希望透過手機行銷,來進一步獲得購物、訂位,以及發現更多關於品牌的新的特性。

eMarketer 進行 2011 年的行動廣告分析預測如下:
•  全球行動廣告量將由 2006 年的 15 億 (5.4%) ,至 2011 年將躍升為 139 億 (21%) 。
•  美國行動廣告量將由 2006 年的 4 億 2100 萬 (2.6%) ,至 2011 年將躍升為 48 億 (12%) 。 

attachments/200712/6557213133.gif

標籤: 廣告 應用 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