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翻印必究。 有任何產品需要或疑問,請聯絡 施先生0920-527-656,      EMAIL:edward.shih@bluesign.com.tw   或加入Line  討論
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創意行銷 - 坐月子Kitty房爆紅

【聯合報╱記者陳俍任/台北報導】

Hello Kitty貓藉著創意行銷,不但穩居流行商品主題天后,還鋪天蓋地打進食衣住行育樂各領域,連高檔坐月子中心都主打Kitty粉紅大廳及套房,生意紅到爆,很多孕媽得在生產半年前預約。

北市一家坐月子中心,精心設計的Kitty主題館,許多孕媽前仆後繼,不過費用不便宜,整個月住下來要價十六萬元。

有網友說,現代婦女壓力跟男生一樣大,懷胎那麼辛苦,坐月子是難得的休養時光,用Kitty寵愛自己比麻油雞更好用。

「很多人都有產後憂鬱症,但看見滿屋子的Kitty心情就飛起來。」電信工程師廖小姐今年八月才剛生小寶寶,她產前四個月一看見Kitty房,馬上就決定在這裡坐月子,她說:「動作得快,不然很快就被訂光」。

廖小姐說,Kitty房內滿室Kitty裝飾的設備更讓人心情愉悅,從沙

[閱讀全文]

陳恆光/整理
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11&docid=100539423

為吸引陸客到台北觀光,台北市政府繼3月於上海刊登車體廣告行銷台北後,再斥資800萬元舉辦北市形象宣傳,及刊登高速公路T-Bar和公車廣告兩種戶外媒體,強力鼓吹上海市民到台北市旅遊。

根據台灣媒體經濟日報9日報導,北市府觀光傳播局昨(8)日表示,大北京與大上海地區都有2,000多萬人口,為提高北市在大陸地區的能見度,在兩大都會區的公車刊登宣傳廣告外,這次更首度將台北的旅遊景點搬上上海戶外的高速公路T-Bar,並為今年11月在上海舉辦的上海旅遊展暖身。

北市府在上海的高速公路T-Bar廣告,刊登的位置在上海迎賓大道-環南一

[閱讀全文]

標籤: 廣告 媒體 新聞

當然,這種媒體果然有效。幾年前,一家告示牌廣告公司為廣招徠,在城裡所有賣不出去的告示牌上,貼上「美國小姐霞琳.威爾斯」(Sharlene Wells, Miss America)的巨幅海報。這些海報貼了一個月。在之前的民調(亦即「未經增補」的回憶)中,答得出「誰是美國小姐」的受訪者僅及一.五%。經過一個月 海報宣傳,一二%受訪者知道誰是現任美國小姐。

現在,這種媒體與行動中消費者的互動日增,它的效益無需民調也能一覽無遺。原本純2–D的廣告現在能(透過短波無線電連結)與你交談,下載資料(透過一種 專利的街頭射光裝置)送入你的個人數位助理(PDA),讓你(經由計程車車頂)上網,並且(透過動向偵測)隨著你的行進路線改變訊息。原本單純的海報開始 納入全球資源定位器(URL)。之後,它們運用

[閱讀全文]

 參考網址: http://www.itpilot.org.tw/new/itis/78/78_67.html

經濟部技術處為進一步瞭解國內消費者對科技化服務的接受度,特別委託資策會FIND針對【十大最新關鍵科技化服務】進行調查,研究調查發現台灣地區消費者對線上音樂、網路電話付費都有超過2成的意願,其中線上音樂潛在市場商機預估達293.6億/年、網路電話付費潛在市場商機則可望高達314億/年!此次調查同時也發現雖然「居家安全監控」、「遠距健康照護」、「近距離無線感應(NFC應用)」目前消費者採用率雖不高,但調查結果顯示是最具成長潛力的應用服務!

※各項科技化服務潛在市場商機

項目

潛在市場(新台幣億元/年)

平均月消費(元)

行車資訊

509.9

181

寬頻影音

363.1

175.1

行動定位資訊

3

[閱讀全文]

作者 : Brain.com記者 莊守禾  
【動腦調查系列14】如何運用行動媒體做行銷?行銷傳播人認為「依據行動裝置地點,提供附近商家訊息」、「憑簡訊折扣的訊息」等最適合。簡訊王數位媒體魏正松表示,優惠和文字內容決定台灣市場簡訊行銷成效。
Brain.com 台北 2008-06-03)台灣手機普及率已達百分之百,透過這類行動媒體行銷的趨勢,逐漸蓬勃。根據動腦在5月15日至29日間所做的「如何運用行動媒體成 為行銷利器」調查中,顯示行銷傳播人認為,行動媒體最適合的行銷手法是「依據行動裝置地點,提供附近商家訊息」、「憑簡訊折扣的訊息」,以及「近期活動通 知」。而簡訊王數位媒體魏正松表示,就手機來說,目前大部分消費者對於使用多媒體簡訊(MMS)或影音簡訊,還是很陌生,收到會擔心是否額外付費,進入門 檻仍高,導致推廣不易,所以目前台灣行動媒體的行銷,還是以傳送純文字訊息為主,「優惠」和「文字內容」就顯得格外重要。
  這次動腦調查,共有八個選項,讓行銷傳播人選擇何種方式最適合行動媒體使用,分別是「新產品上市」、「近期活動通知」、「上網或回覆簡訊抽獎訊息」、「影音廣告訊息」、「店家喬遷或新開幕的消息」、「依據行動裝置地點,提供附近商家訊息」,以及「透過QR Code獲得折扣訊息」。魏正松表示,獲得行銷傳播人認為最適合的方式─「依據行動裝置地點,提供附近商家訊息」,也就是所謂的「地點資料庫系統」 (Location Base System,LBS),的確可以為商家和消費者提供很精準聯結,但因為會暴露消費者的行蹤,在行銷使用上是比較具有爭議性的,但可以透過把簡訊內容,編 寫得比較像隨機傳送,達到吸引注意的目的。
  台灣也有許多透過LBS行銷的案例,例如,NIKE之前也與遠傳合作,透過手機,宣傳NBA籃球大帝Lebron James,就是利用手機定位的方式,把多媒體簡訊傳送給正在台北市10個主要籃球場附近的20歲男生,並可以直接利用手機上網點選活動網站,因為條件和 定位精準,點閱率是平常的三倍。魏正松表示,最近外貿協會在世貿舉辦電腦展,也透過LBS,針對展場附近的手機,發送邀請參觀的簡訊,並且因為展覽的目標 對象是外國人,所以,也會篩選一些處在國際漫遊狀態的手機,發送活動簡訊,吸引更多國外廠商參加展覽。另外,政令及公益宣導的運用也算多,宜蘭縣政府在雪 山隧道附近,會發送「歡迎來到宜蘭」的歡迎簡訊;恆春警察局,也在春天吶喊活動期間,在墾丁地區發送反嗑藥簡訊,希望可以達到嚇阻作用。
  也有許多調查對象認為「憑簡訊折扣的訊息」是最適合行動媒體使用的,魏正松也認為,目前仍以文字簡訊為大宗的手機行銷,提供優惠的確能夠刺 激消費者回應簡訊內容。例如,文字上用【免費】、【促銷價】等字開頭,會更吸引消費者往下看。另外,文字內容的寫法,也會影響到消費者回應的效益,一通文 字簡訊最多70個字,前三行文字就要能抓住消費者的目光,才能促使他們看完簡訊,並且做出來店消費、回撥電話或上網查詢關鍵字等預期行為。
  而行動媒體,最受到看好的發展趨勢是「多媒體簡訊」(MMS)及「影音簡訊」,也更重和消費者的互動性。多媒體簡訊 (MMS),是透過圖片加文字的方式吸引消費者,麥當勞也曾為之前的「黃綠紅」活動,使用過影音簡訊,讓消費者線上觀看影音廣告,但魏正松認為,目前台灣 系統業者對於發送多筆影音廣告,還是會產生影音遲滯的狀況,還不是很理想,所以廣告主使用還不多。
  然而就其它手機應用而言,魏正松認為,QR Code(行動條碼)技術,只有少數手機有內建軟體可以讀取,推廣較不易。但相對地,藍芽技術普及得多,可以運用在行銷上的案例也比較多,例如,加州健身 中心就曾在各門市據點,設置藍芽發射器,讓消費者接近詢問櫃台,就可以透過手機的藍芽功能下載折價券,消費者也可透過自己的手機,傳送給其他消費者,增加 傳播效益。
  幾年前受到詐騙集團的影響,影響許多廣告主對簡訊效益產生質疑,但近幾年,民眾對詐騙手法有了警惕,也逐漸接受簡訊等行動媒體行銷的方式,但是當作行銷媒體,粗估只有2% 的廣告主使用過。但因為行動媒體精準,只要未來系統業者、手機業者及代理商可以結合起來,預計市場拓展更快。魏正松指出,手機作為媒體,最主要是消費行為 的激發,而鮮少用來做品牌建立(Branding),但也可能透過設計一些有質感的品牌桌布,讓消費者下載,並透過藍芽發送給周遭的人,也會是個透過手機 建立和傳播品牌的方式。

體內安裝藍牙晶片 醫生即可遠程監控

英國電信局7日發表報告,將無線技術的應用拓展至嶄新領域。報告首推一種老年人可在體內安裝的無線藍牙微晶片。晶片與家庭電腦無線連接,可將人體健康狀況實時反饋給醫生,以幫助病人得到及時治療。這項技術將在10年內得到應用,除醫療還可應用於公路交通領域。 

老年人福音
 
英國電信局《明日無線世界》報告中稱,老年人在體內安裝這一無線藍牙微晶片後,無需再擔心忘記吃藥,因為微晶片會按時將提醒資訊發送到家庭電腦上。如果病人看到提醒資訊後仍忘記吃藥,電腦會自動發送資訊給病人的醫生、家庭成員或護理人員。
    不僅如此,如果老年人不慎跌倒,微晶片也將迅速發送警報資訊至醫生或醫院,幫助病人獲得及時治療。     同時,微晶片還能及時發現老年人體內出現的問題,例如高血壓或者不規律心跳等。發現問題後,微晶片會通過家庭電腦及時發送資訊給醫生。如果醫生認為情況緊急,將聯係急診服務,或自己上門給病人看病。     “無線裝置現在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報告中說,“運用藍牙微晶片能讓病人對自己身體負責,並幫助資源更有效配置。”

    交通事故應急
 
    報告中說,這種無線技術還可應用於交通領域,確保行車安全,並能在事故發生後及時預警。     英國電信局正在與交通部門協商,將這一無線技術用於交通領域。應用此技術,如果兩車相距過近,汽車能自動剎車。如果兩車相撞,這一無線技術可以迅速通過發送手機短資訊,通知急救部門前來搶救。最近的一些試驗表明,運用這一技術後,搶救人員可比平時提前10分鐘到達,死亡率降低15%。     如果司機戴上應用這一無線技術的“智能手鐲”,發生事故後醫療人員可以馬上獲取司機病史,避免用藥造成不必要的過敏症狀。     歐盟委員會正在商議是否將這一無線自動警報技術投入市場。如果獲得許可,這一技術可在2011年投入市場。     

風險共存
 
    這種無線技術確實能帶來不少好處,但《明日無線世界》報告中也指出,應用這一技術可能會洩露使用者隱私,將引發不少爭議。     英國電信局最高技術官員彼得·英格拉姆7日接受《泰晤士報》記者採訪時說:“這份報告中提到了許多運用這一無線技術造福公眾的方法。但是,這些技術在醫療方面的運用,很可能會增加病人隱私洩露的風險。其他部門需要商議,為獲取這些便利而帶來這些風險是否值得。”     同時,這一無線技術的輻射影響尚無定論,醫學專家擔心,藍牙微晶片安在病人體內會對病人造成輻射,影響病人的康復。 

一次購足的廣告平台

Google和雅虎和微軟都花費力量在網站廣告的競爭上,使越來越多網友普遍認同網路行銷的魅力,新聞網站想要擺脫網路三霸的束縛,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其實並不容易,我們在QuadrantOne平台找到了一絲希望,這個平台,真能為新聞網站架構出美好的未來嗎?

attachments/200805/3975356294.gif


Q
uadrantOne是紐約時報和其他三家,擁有《今日美國》USA TodayGannett媒體集團;擁有《芝加哥論壇報》The Chicago TribuneTribune媒體集團;及出版《時尚》、COSMOPOLITAN、《十七歲》SEVENTEEN、《君子》ESQUIRE等數十本時尚雜誌的赫斯特國際集團Hearst;合力推出的廣告網。

根據維基百科的解釋『Quadrant』的意思是一圓四分一等份,四家媒體集團合而為一,讓廣告主一次購足 All in『One』,就十分圓滿了。該廣告平台已擴大到26家公司425份日報,佔美國每日流通報紙的37 %。根據Nielsen Online 的報導,這個全國性的廣告平台,讓用戶可以上網閱聽報紙、雜誌和廣播內容,平台每個月可以接觸到5000萬個不重覆訪客,讓廣告主在此主打品牌廣告。

QuadrantOne
執行長 Dana Hayes表示,『每個參與這個平台的公司都已同意,願意奉獻出廣告庫存給 QuadrantOne,使平台能夠提供線上特惠活動,廣告主可以透過這個平台,一次買足數百個地方媒體。』廣告主可以選擇購買報紙、雜誌或廣播的廣告,可選擇類別,如商業、科技、體育或新聞,有助於針對不同觀眾投放不同內容的廣告。



該平台為拯救報社營收 下滑,團結了大部分的報紙產業,造福讀者和廣告商。這是一個資金充裕的線上平台,凝聚了美國各地區值得信賴的網站。可讓廣告主接觸到美國各地的主要市場, 各家媒體的庫存完全透明,藉由簡化的購買流程、精準的消費人口結構及行為,讓使用者輕鬆跨越多家媒體一次購足廣告。

合作媒體明細

跨平台搶眼球 未來只有一種媒體

本篇文章摘自: 商業周刊第 1045 期    作者:林宏達

網路的出現,不是直接分食傳統媒體的市場,而是分食了讀者的時間;
傳統媒體的挑戰不是網路媒體,而是如何橫跨不同平台,深耕與滿足使用者需求。

「各位,我有好消息壞消息要告訴你們,」十一月二十一日,在台北國賓飯店的台北國際雜誌研討會上,
一開場,國際期刊聯盟主席孔閔斐(Donald Kummerfeld)就對著全場台灣各平面媒體的代表說,
壞消息是,在網路的影響下,消費者能分給單一媒體的時間越來越少,」頓了一下他說:
好消息是,未來每個媒體都能橫跨雜誌、報紙、電視,進入別人的領域。」

attachments/200712/5464771221.jpg 孔閔斐說得並不誇大,現在你能上網看到《紐約時報》製作的電視新聞。

 在網路上,你能看到美國《財星》(Fortune)雜誌提供的每日最新消
 息,或是聽到美國《商業週刊》製作的有聲節目。

 在網路的衝擊下,媒體的匯流已經不再只是理論,為了擴大生存範圍,
 美國的雜誌正在透過網路化身,扮演起報紙甚至電視台的角色。

 就如同《大媒體潮》作者曼尼(Kevin Maney)所預言,所有不同媒體
 將進入同一個市場競爭,和過去從未遇過的對手競爭,或是和原本不相干
 的對手合作,「以後可能不再有平面和電子媒體的區隔,未來將只有一種
 媒體
(Media is media)」《動腦》雜誌社社長王彩雲觀察。

《時代》廣告下滑 撤換百餘主管裁員三百人
 為什麼會這樣?孔閔斐觀察,網路的崛起,讓讀者每天使用的媒體越來越
多,除了傳統的報紙、雜誌、電視之外,還增加了網站、手機、Podcast(透過iPod訂閱內容的一種服務)、
即時通訊、線上影音等各式各樣的新媒體。

媒體的種類越來越多,但讀者一天的時間仍然只有二十四小時。

這讓讀者的注意力就像一層薄薄的奶油,只能平均鋪在各種媒體上,」他分析。

而讀者的要求卻越來越高。現在發生的事,讀者已經不能再等一個星期,甚至一個月才知道,「他們現在
就要!」
孔閔斐說。
他認為,網路並不是直接分食雜誌的廣告市場,而是分食了讀者的時間,間接壓縮了雜誌
的成長空間。

雖然孔閔斐不提,但美國一線雜誌正面對廣告下滑的巨大壓力。根據美國《商業週刊》的網站報導,前年底,
《時代》雜誌的廣告量下降了一四%,《運動畫報》(Sports illustrated)廣告量下滑一八%,《時代》
雜誌甚至因此撤換一百零五名高階主管,今年一月,《時代》再次裁員三百人。


《財星》經營網路十二年 影響力大增,訂戶破百萬

同一時間,懂得利用網路的雜誌影響力卻大幅擴張,孔閔斐分析,像《財星》雜誌從一九九五年開始投資
網路媒體,那一年,《財星》的訂戶數只有八十萬,在網路上的影響力是零,到去年,他們在網路上的會員
已經增加到一千六百萬名,實體訂戶也突破一百萬人。

「《財星》雜誌光是負責編輯部落格內容的編輯,就超過一千人!」孔閔斐認為,
《財星》的策略,讓他們逆勢成長。

當其他雜誌擔心投資網路會影響實體雜誌銷量時,《財星》卻打破舊有的商業模式,不只免費在網站上提供
內容,還讓《財星》的網站變成和紙本非常不同的媒體,在網站最顯眼的版位上放的是當天的即時新聞,接著
是精選過的部落格文章,再往下才是當期的雜誌內容。

換句話說,《財星》這個網站不是紙本雜誌的附屬品,網站提供管理投資組合的系統,詢問專家財經問題的
互動機制,即時新聞的服務,重新強化《財星》在網路世界裡的品牌,讓消費者無論有沒有訂閱這本雜誌,
都願意上網參考《財星》提供的資訊。
 今年中,媒體大亨新聞集團董事長梅鐸(Rupert Murdoch)也循著同樣的免費思路改造《華爾街日報》,
他宣布《華爾街日報》的網路版的訂閱費用,從一年九十九美元降到零。他預計這會讓《華爾街日報》的讀者
人數,從一百萬人增加為一千五百萬人。

廣告主要的就是傳播量,」凱絡媒體總經理朱詣璋分析,媒體的商業模式也正在改變,如果傳統媒體能在
網路上取得更大的影響力,又能瞭解在網路上看新聞的讀者背景,急速擴大的讀者群才更能有效幫公司增加
廣告營收。

日經新聞不拚速度拚深度 取得客戶資料,廣告效果高

日經新聞則是另一個策略轉型成功的例子。日經新聞原本主要業務是出版雜誌和書籍,兩年前,現任網路事業
發展中心總監渡邊洋之接任前,日經新聞不但面臨閱讀人口流失,傳統業務下滑的窘境,同時新的網路事業也
賠掉了好幾億日圓。

渡邊洋之接手後,日經新聞的網路部門的營業額連續兩年成長超過三○%。渡邊洋之的策略,是用日經新聞的
內容定位,拉開跟入口網站的差距,發揮在網路上的影響力。

他分析,他的第一個關鍵決定是不和日本雅虎在強調速度的即時新聞領域裡競爭,他發現網路上缺乏高品質的
評論文章,加上日經新聞過去在工程師之間已經累積出一定的名氣,「如果我們跟雅虎辦同樣活動,企業未必
會參加雅虎的活動,卻會接受我們的邀請。」

在渡邊的改革下,日經新聞的廣告單價甚至比日本雅虎高出十到十二倍。


他改變傳統雜誌的商業模式,雖然消費者可以免費看到內容,卻要提供詳細的個人資料,日經新聞就能用這些
資料,更精確的使廣告獲利,同時他再圍繞著同一群使用者的需求開發不同的網站,從電腦技術擴張到生活
休閒,緊緊綁住同一群讀者。
王彩雲觀察,如果廣告主在網路上登豪華汽車廣告,日經新聞只會對系統裡登錄為高階主管的用戶播放,「以
前廣告主都知道廣告預算只有一半有效,難在你不知道浪費的預算是哪一半,日經模式卻能解決這個問題,」
王彩雲說。

這個趨勢會如何改變媒體生態?孔閔斐分析:「數位媒體也許並不存在(Digital is not a media),」
正確的說,媒體進入數位領域後,所有媒體都將在同一個競技場競爭,「媒體將進入大者恆大的時代。」
未來只有具規模、能橫跨不同平台,和有特色的媒體能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