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訊科技執行 十三行博物館 蛇年話蛇原民圖紋特展 策展
作者: doris 日期: 2013-03-14
藍訊科技策畫整個展覽--「十三行博物館 蛇年話蛇原民圖紋特展」
包含主視覺設計、大圖輸出貼圖、文宣展品、參觀動線、手持行動博物館導覽、AR互動試衣體驗等等,藍訊從策劃、設計、執行一整個過程中得到很多展館策展的經驗。
關於十三行博物館 蛇年話蛇原民圖紋特展
102年適逢中國農曆蛇年,本次展示特別將原住民對百步蛇的崇敬與自然環境知識,透過神話傳說、岩雕藝術、原住民家屋雕刻、日用品和服飾等與蛇紋圖飾相關物件展示,呈現原住民蛇紋的文化觀點,以拓增常民傳統文化視野。而蛇紋圖飾經過抽離、簡化,形成三角形、菱形、方形、網狀紋等百步蛇的變形符碼,仍為當代設計者所喜愛,轉化應用後,成為獨特的文創個性商品。
共六個主題區:
1.芭嫩公主傳說
從前,在大武的一個頭目家有一個女孩叫芭嫩。大鬼湖的湖神看見美麗的芭嫩非常的喜歡,就來向頭目求婚。然而在芭嫩眼中英俊勇武的新郎,在其他人眼中卻是一條大蛇。但芭嫩堅持要嫁給他,家人也只好答應了。於是,芭嫩就被蛇神的轎子抬進了小鬼湖。當芭嫩從湖中再次出現的時候,她帶來了一個盛水的陶壺和一串琉璃珠項鍊,說是夫婿送給家人的禮物。從此以後,魯凱族人就有了陶壺和琉璃珠,而且也成為後代頭目結婚時最重要的聘禮。
2.萬山岩雕
2008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公告指定「萬山岩雕遺址群」為臺灣第七處國定遺址,包括孤巴察峨、祖布里里、莎娜奇勒娥、大軋拉烏等四處遺址,共14 座岩雕被發現。萬山岩雕為原住民原始藝術遺跡,發現者高業榮依照露天石刻早於原住民石板屋內木雕,參酌刻紋、圖騰風格變遷,推估岩雕約有500年到1600年歷史。其在文化人類學、建築學以及相關臺灣南島語族研究上有重要意涵。
3.蛇紋展品
相傳排灣族的祖先是在陶壺中被孕育成的。百步蛇圍在陶壺旁守護。當太陽的光芒照射在陶壺上的時候,排灣族頭目的祖先就從陶壺中誕生了。
魯凱族的祖先起源神話則說:「太陽讓陶壺受孕,孕育出一對男女,這對男女就是魯凱族的祖先。」所以魯凱族相信,祖靈是活在陶壺裡面的。
排灣陶壺一般分為公壺、母壺及陰陽壺三種,公壼有著百步蛇紋,母壼則有乳釘狀的凸狀,而陰陽壼,兼具有公壼與母壼的飾紋,是陶壼中最尊貴的,更是部落領袖子女聯姻時重要的聘禮,外人不得隨意觸摸
4.試穿蛇紋衣
排灣族的衣飾受其社會階層影響,貴族在服裝上以色澤和刺繡上來表示其地位,做為和平民的區別。 男性服飾,一般常服有皮帽、頭巾、短襟長袖上衣、胴衣、皮背心、腰裙。盛裝的服飾有上衣、肩、套褲,以紅黃綠等顏色綴製而成,並施以各種紋飾刺繡。
女性服飾,平常服有頭帕、上衣,受漢人影響,長裙開襟,窄袖。腰裙 、綁腿、手套。
盛裝與常服在形式上相同,只是有刺繡和夾織而成,如花頭帕。刺繡長衣、綁腿、刺繡的長袍和手足套。
*本區除展示傳統民俗服飾,另有藍訊建置AR實境試穿原民服飾的互動遊戲,可拍照後上傳網路分享給親朋好友。
5.蛇紋圖文創show
邀請周佳燕、高吳惠琴老師以及九鳥陶燒工作室展示其作品
6.自然的遊戲場
躍動的影子: 應用光學錯視的原理,不需動手,只要看著圖像走動幾步,不會動的圖紋就會動起來喔!
認識蛇紋及被蛇咬傷的處理方式
光影紋飾:在排灣、魯凱二族之中,少女紋手的習俗是貞潔與尊貴的象徵,有時亦可藉此提升社會地位,不僅是美的表現,更是貴族階層的象徵性特權。
方塊文字接龍:運用牆上的字塊排出有與蛇有關的成語
大家都可以邀親朋好友一同來參觀,了解排灣族及魯凱族 蛇的文化悠~
智慧導覽 (2020-06-02)
智慧自取櫃 (2020-05-26)
人臉辨識自動閘門 (2020-04-21)
藍訊科技執行 正修科大 智慧零售新體驗無人商店 (2020-01-14)
藍訊科技執行 化石先生官網製作 (2019-11-30)
藍訊科技開發 資策會美麗人身模擬瘦身機 (2019-10-01)
藍訊科技執行 愛芮肯 ERIGANCE購物車官網設計 (2019-07-26)
藍訊科技提案_台北捷運環狀線 互動觀光觸控導覽系統&數位電子看板_設計示意 (2019-07-25)
藍訊科技執行 愛芮肯 一頁式廣告頁面設計 (2019-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