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翻印必究。 有任何產品需要或疑問,請聯絡 施先生0920-527-656,      EMAIL:edward.shih@bluesign.com.tw   或加入Line  討論
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藍訊科技開發 智慧型手機控制 自行車 LED廣告系統

因應節能減碳之世界潮流,騎乘單車已然成為最時尚且最環保的休閒活動。

針對日漸普及的行動市場與單車騎士族群,藍訊科技開發一套以智慧手機為運算平台、結合手持式裝置軟硬體的整合系統。

除智慧手機原有之電話撥接、音樂播放與地圖導覽等基本功能,將整合為操控更便捷、反應更迅速、資訊更豐富之新介面外,亦將開發單車騎士專用之單車碼表,提供如:多中繼點之路徑規劃、前方路徑坡度估算與顯示、以及速度統計、距離統計、路徑記錄與分享、卡路里消耗量、減碳量等個人化資訊。

其中,在坡度估算部分,本計畫將根據智慧手機之重力感測器相關三軸資料,結合類神經模糊網路與線上學習演算法,即時估算單車未來行經路徑之坡度,提供單車騎士更高等級之安全與地理資訊。

此外,藍訊亦將設計開發一款應用於單車輪框之LED燈條顯像系統,藉由藍牙無線傳輸,單車騎士除可於輪框上顯示自訂之圖案與文字外,亦可接收鄰近商家之促銷廣告、或定型化客製廣告。

[新聞]故事行銷 顧客回味一輩子


2012年8月台灣創新設計中心與商業發展研究院共同舉辦一場「服務體驗工作營」,主要目的是帶領幾家已具規模的業者,共同思考服務體驗模式之設計,這些業者都是全台知名商圈、百貨的名店,希望透過工作營來提升給顧客的服務體驗。

工作營的內容包括:設計思考、故事元素分析、服務流程再造、創意整合行銷及商業經營模式等。在思考商業經營模式的階段中,業者先說出自己的商業經營模式,發現近九成業者表達的經營模式都是談產品,顯示受到製造思維的影響非常深刻,很難跳脫產品的思維來談服務與感動。

這些商圈、百貨的名店參加工作營,就是希望擺脫後進者無止境的跟隨與模仿。由於服務業很難像實體產品一樣受到專利保護,當一家業者崛起後,其他業者很容易透過模仿跟進,例如台中的太陽餅、西子灣的海之冰、大甲的奶油酥餅、大溪的豆干、五分埔的潮T等。

當業者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愈來愈相近,最後只能透過價格競爭來爭取顧客;不願陷入惡性競爭的業者,通常會選擇到其他地方另謀新路,接著其他地區的商店也逐漸提供類似的商品或服務,造成商圈發展的方向愈來愈相似。

以台北市為例,商研院今年調查迪化街、五分埔、中山北路、艋舺等服務商圈的發展,艋舺服飾商圈被視為台灣成衣業發源地,但近年來因五分埔的崛起,艋舺服飾商圈的優勢逐漸勢微,兩者經營型態都以批發、零售為主,消費客群都鎖定上班族,但五分埔對外地觀光客的吸引力較大,觀光客的占比較艋舺高。而艋舺的沒落,主要消費客群變成以家庭主婦為主。

商圈是一個城市民眾自然聚集的地方,現代商圈的功能通常包括購物、休閒、活動、娛樂等。商圈發展常因特色店家崛起而有帶動的效果。近年來,許多業者透過整合性行銷手法讓老店換新裝,不論是產品、服務、包裝、設計、品牌與說故事行銷等。

由於業者、設計師或輔導顧問多半在台灣土生土長,因此建議的方法很難跳脫常規,提出突破性的創見,或提出特別的創見,但又無法獲得業者的青睞。就如傑若德.查爾曼(Gerald Zaltman)在《為什麼顧客不掏錢?》一書中提到,行銷人與消費者在意識過程的交互影響,行銷人碰觸不到消費者的無意識過程,但那常是消費者內心慾望的源,也是廣告和其他形式的社會影響力。

因此,不論是店家或是商圈經營,必須瞭解消費者的深層心智,提出屬於自己的價值主張,用深度的體驗與感動來融化消費者的心,擘劃出獨特的商業經營模式,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作者是商研院商業人才發展研究所研究員)

【2012/09/16 經濟日報】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9/7366015.shtml#ixzz26eqOtl50 

[新聞]特色活動 形塑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原是指一家企業如何獲利的模式,涵蓋企業經營的各個面向,包括最上位的價值主張、發展願景與策略,以及企業的組織、產品、行銷與通路設計,乃至於資訊流、金流、物流與商流等等之運作,以實現企業的價值主張並獲得一定營收。

依據商業發展研究院今年(2012)調查,全國包括曾經接受經濟部商業司輔導的商圈、22個縣市政府掌握的商圈,加上利用全國近68萬筆商家資料進行地理資訊系統(GIS)定位,以50乘50公尺為最小切割的地理統計單位,計算出商家密度後,將各縣市商業區依90%、95%、98%、99%的商業密度進行比對,劃分出來的商圈約有138個。

 

 

新竹內灣老街
(聯合報系資料庫)

其中不乏知名的台北市西門徒步區商圈、新北市鶯歌陶瓷老街商圈、台中精明一街商店街與高雄市新崛江商圈等。商圈是由許多店家聚集而成,商圈內多半為規模小的傳統店家,除非發展出特色,或是存在知名商家,如台北市永康街的「鼎泰豐」等,否則不容易吸消費人潮,為商圈店家創造更豐厚的收入。

商業發展研究院研究顯示,透過舉辦活動,有助於商圈形成特色或價值主張、強化商圈協會的組織機能與向心力,容易促成商圈推出新產品或服務、運用新的行銷方式,以及開發不同以往的銷售通路等,可為商圈發展出特殊的商業模式。

 

花蓮鐵道商圈
(聯合報系資料庫)

 

台中精明一街
(聯合報系資料庫)
例如新竹縣橫山鄉的內灣商圈,善用當地的自然(桐花、野薑花、螢火蟲)與人文資產(客家文化、內灣支線),推出以這些獨特資產為主題的活動「新竹內灣野薑花暨客家美食節」、「螢火蟲季」、「內灣鐵路文化季」、「桐花哈妮節」等。

 

在中央與地方政府補助與輔導,以及商圈組織與店家共同努力下,透過舉辦特色活動,內灣商圈逐漸建立起形象鮮明的品牌定位,陸續開發出各種特色商品,已成為國內聞名的商圈,帶來許多遊客與商機。

台中市天津路服飾商圈舉辦的「曬衣節」與「年貨大街」,是為解決店家換季時庫存問題而創造出來的清倉拍賣活動,但沒想到打響知名度,商圈店家因而意外開發出零售市場,從一周只做二、三天的批發生意,目前已一周七天都可做生意,帶動營收增加。

 

台南安平老街
(聯合報系資料庫)

 

台東熱氣球節
(聯合報系資料庫)

商圈除要建立「商業模式」,也要不斷創新,才不會被其他商圈競爭所取代。南韓釜山的札嘎其商圈就很注重開發新客群,每年固定舉辦「札嘎其節慶活動」以行銷商圈與特色產品(海產),在打開國內知名度後,札嘎其文化觀光節慶委員會還組隊參與日本北九州市大山歌詞節慶活動演出,與日本商圈簽訂節慶交流協議,請日方協助行銷札嘎其商圈;日方也可透過同樣方式來行銷日本的商圈,兩國商圈攜手合作、共同開發國際觀光客商機。

 

屏東墾丁大街
(聯合報系資料庫)

體驗經濟崛起,愈來愈多人追求各種活動體驗,成為內需市場成長的新動能。活動結合觀光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已是國內外共同趨勢,有些商圈因活動而繁榮。從發展地方的思維來看,「活動」應該被視為一種「工具」而非「目的」,畢竟舉辦活動需要投入不少資源,如何藉由活動幫助商圈創造出可持續開展的「商業模式」,是應深入思考的課題。

 

圖/經濟日報提供

 

圖/經濟日報提供

 

(作者是商研院商業發展與政策研究所研究員)


【經濟日報╱謝佩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9/7366014.shtml#ixzz26epgA8EY 

[新聞]老商圈「潮起來」 託APP的福

根據國家通訊委員會統計,今(2012)年7月我國第3代行動上網用戶數突破2,100萬用戶,其中使用數據傳輸服務用戶占近七成,行動科技可說是現今許多人生活中的重要元素,而以美食、購物資訊、旅遊等主題為主的行動科技應用服務,更是吸引消費者的注意。

台灣內需市場規模小、競爭激烈,近年來在量販超市、百貨公司等大型化的衝擊下,一般傳統商店及由各種零售商店集合而成的商圈或商店街,也面臨經營轉型壓力,避免遭到淘汰的命運。

由於台灣行動科技用戶數的成長,在經濟部及其他部會相關政策(如商業司「商圈優質環境改造計畫」及「ICT促進傳統商圈加值策略」)積極輔導下,已逐漸展現成效。QR Code、適地性服務、GPS導覽系統、多媒體數位電子看板、數位資訊站(Kiosk)等已在台北西門町、九份、彰化鹿港、嘉義新港、台中新社、桃園大溪等商圈置入,提升商圈的吸引力及商圈消費的便利性

國內商圈許多ICT的應用大都源自日本。目前日本的行動服務應用於商圈發展與活化相當廣泛。

例如涉谷原宿的穩田商店街,在行動科技的服務應用下,能替老商圈吸引喜愛運用新科技的年輕族群,使新的、年輕的、「潮」的個性商店進駐,進而活化老商圈。

日本電通結合手機鏡頭、擴增實境及適地性服務等功能設計iButterfly手機應用程式,將各種品牌轉化為設計精美的蝴蝶;藉由手機捕蝴蝶的有趣遊戲,能將由手機捕獲的蝴蝶當做紀念品,也可得到商家折價券,並能換取禮物。日本也有其他商圈利用外國電子錢包、集點卡,由地方行政單位及金融機構合作,發展小額付費的錢包卡片。目前iButterfly活動已擴展至香港、泰國、印尼及菲律賓。

近來東京都政府更利用巨量資料(big data)的特點,發展出具辨識功能的科技;商圈管理單位及商家能藉這些資料找尋特定特徵的消費者,或是依不同喜好安排商品擺設的位置,大幅提升商圈經營的效率。日本改造商圈經營環境時,除改建商圈街道家具外,也整體規劃未來所需的光纖等ICT設備,避免日後再次整建。

台灣有堅強的ICT產業實力,也有創意人才,如何有效結合,提供更完善的服務給消費者,將是發展重點。行動科技應用必須視商圈特性來設計,以凸顯當地的特色。

例如在擁有豐富歷史古蹟的台南,商圈可以利用擴增實境的特點,整合虛擬與真實,讓消費者體驗不同時代的感受。

從日本(東京)的案例來看,地方政府可利用公權力(個資法允許的範圍內),結合現有CCTV的蒐集、建立資料庫,協助商圈置入能夠進行人物特徵辨識的科技。

目前國內外都有業者發展出類似功能的技術,但尚未普及至商圈整體應用。置入這類裝置將可協助業者進行消費者分析與銷售策略的研擬。除此之外,商圈還能夠藉由這類科技進行整體環境、公共安全等監測及維護,提供消費者更優質、更安全的休閒購物環境。

(作者是商研院商業發展與政策研究所研究員)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9/7366012.shtml#ixzz26epOZmDV 
 

藍訊科技規劃_GPS車載觀光巴士多國語言無線同步播放系統

 

透過地圖上設定POI座標,遊客可以選擇收聽自己熟悉的語言講解、播放預先錄製的MP3文件,當一個POI播放完畢  下一個POI還未到達時  系統將估算時間並從預先準備的插播媒體庫中選擇播放也可為每一POI指定一組插播內容,插播內容包括音頻和視頻,可以是廣告,也可以是其它補充的導遊內容

每一POI設定一個視頻文件  與音頻信號同步輸出  遊客收聽多語言講解時觀看視頻,高清視頻同步輸出可接多個TV顯示器 。

主控器採用工業級PC  硬度極高的PVC材料,確保抗震  高穩定性能  亦有防水功能。

提供手動控制面板  可以選擇路線、控制播放、售票等功能。

大發污水處理廠簡介高雄聯合污水處理廠大發廠(以下簡稱本廠)位於工業區南側,於民國69年本廠設施及污水收集管線相繼完成,工業區內下水道系統係採雨、污水分流制,污水管線全長約23公里?,其收集輸送方式主要為重力式,惟因全區地形平坦,另設置有揚水站。民國82年10月第一期改善工程完工,增設延長曝氣活性污泥法二級處理單元,平均日處理量為10,00?0CMD。為因應87年放流水排放標準,本廠進行處理容量提升,於89年8月完成第二期擴建,並採三級處理方式,平均設計處理水量增加為 20,000 CMD;最大處理量30,000CMD。產業別與廢水量統計目前大發工業區廠商家數594家,主要產業為基本金屬製造工業(132家)、金屬製品製造業(84家)及機械設備製造修配業(51家)為主,如下圖所示。廢水實際納入本廠?者共539家(歇業28家、未建廠3家、尚未納管4家;另部份廠商為一址多廠或共用一排放口)。其中以化學材料製造業廢水量佔約58.9%最高,其次是電子零組件製造業佔?17.8%。
汙水處理場 聽起來就是一個讓人覺得枯燥乏味 且敬而遠之的地方,但近幾年來,政府在規劃整體環境改造時,也會一併規劃增設展示館或是展示機台,讓民眾能更了解當地的相關資訊與特色,展示機台除了硬體的建置外,而軟體?的建置更是重要,因為如何將汙水處理的流程跟&有趣性呈現出來,就是內容建置者的該努力的地方了,這次建置此展覽館數位內容的困難度不再如何呈現,而是在了解各本來很乏味?的汙水處理單元功能,如何運作,最後做成有特色且生動的解說導覽,才是花最多心力的地方, 呈現的方式以協助建置 汙水處理廠的 吉祥物、全廠區3D模型建立、整體廠區3D方式展現、各單元運作的功能呈現、15分鐘3D影片製作、相關Flash汙水遊戲製作等。 藍訊科技此次協助建置的五股3D導覽系統,除了業主跟監造設計很滿意外, 其他參訪的單位也紛紛詢問製作廠商的資料,所以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內容, 可以安排一次到五股汙水處理廠做深度之旅嚕~

藍訊設計吉祥物:水妞、滴寶相關週邊商品

藍訊設計3D吉祥物水妞與滴寶

應用於新北產業園區汙水處理廠展示館內的五股互動式教學系統

15分鐘3D生態水資源動畫教育短片

由吉祥物水妞及滴寶解說汙水處理廠的流程

http://www.bluesign.com.tw/blog/index.php?load=read&id=278


attachments/201206/1357266179.jpg

attachments/201206/2778131597.jpg

attachments/201206/9039467521.jpg

attachments/201206/9782117130.jpg

attachments/201206/8709340822.jpg